彭州市红岩镇历史悠久,唐代设毗卢场,明代设白马镇,清代为艳阳里,1929年改为红岩乡,地处川西旅游环线S106线上。红岩镇位于彭州市东北部,距彭州城区18公里,东北与什邡市民主、湔底接壤,西南与敖平镇、葛仙山镇相邻,幅员面积38.7平方公里,辖9个行政村和1个社居委会,总人口1.67万。境内地形地貌独特,山丘坝俱全,北部群山起伏,竹树苍郁,南部平涛沃野,河渠纵横。
红岩镇位于彭州市北部,距彭州城区18公里,省道S106线成南北走向穿镇而过,东与什邡市师古镇毗邻,北与什邡市的八角镇、湔底镇接壤,西与白鹿、葛仙山镇相连,南接敖平镇。全镇面积38.7平方公里,辖9个行政村和1个场镇社区。
红岩之名来源于红岩镇西侧的葛仙山,当夕阳西下之时,葛仙山岩壁如火烧一般,故名当地为红岩。红岩镇省重点保护文物的千年古塔,北有冰川飘砾遗迹和葛仙山溶洞群,中部有千亩梨花坪生态园区,三月举办"梨花会",繁花似锦四川省彭州市红岩镇,景色迷人,八月举办"梨子节",硕果累累,满载而归。
正觉寺白塔:千年历史的唐朝古塔。正觉寺塔位于彭州市东北角红岩镇红塔村,正觉寺塔 早建于北宋仁宗天圣元年至四年(1023-1026)。时有正觉禅院,据口碑载:该寺建于梁大通年间(527)与青羊县(现白塔坝地区)同建于一个时期。初建时规模不大,烟火也不旺盛,至北宋仁宗时达盛时,由于香火旺盛,游人络绎不绝,寺院收入颇丰,又因主持事业心强,于北宋仁宗天圣元年(1023)顷其寺产八方集缘建塔。历经三年建成,以寺命名,为今"正觉寺塔"。由于兵祸战乱,该寺一直颓废不堪。
正觉寺塔由于建筑风格,修建艺术,力学结构特别考究,来此考查的历史学家、建筑学家、古建筑专家均给予高度评价。原有石碑刊说为"天彭七景之一",一九七零年被收入《上海大辞典》。塔系密檐式十三级方形砖塔,高二十七点五四米,外檐由菱角牙子和迭涩砖出檐,檐口浑厚,内有三层塔室,其四周分别装饰着仿古木结构的圆柱砖制斗拱,承托着覆斗状穹窿顶藻井,下有正方形砖砌的须弥座基座,边长十点四米。一九八零年七月七日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。
西面有葛仙山,葛仙山有的"水帘洞"、"吊丧洞"(悬棺)、济尘大师建的念经洞等神秘幽深的溶洞群。另有有世界奇观:两亿年前形成的"飞来峰",三百万年前形成的青藏高原冰川飘砾群等。